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寥寥湖上亭,不见野王居”——谒南朝顾野王墓

2021-8-12 09:51| 发布者: wdb| 查看: 57|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寥寥湖上亭,不见野王居”——谒南朝顾野王墓,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著有《玉篇》的顾野王(公元519年-581年)是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曾居于亭林,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历朝历代到亭林(亭林湖)寻访野王遗迹的文人墨客、名士高官,都留住了不少凭吊吟咏的诗句。顾野王墓在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园内,此前规复的神道上立有顾野王铜像,底座镌有推荐顾野王事迹的碑文。站在顾公神道,当然会想起他不普通的一生。

顾野王像

顾野王所著《玉篇》

一、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寻访顾野王故居而不得时,曾怅然一叹:寥寥湖上亭,不见野王居。平林岂旧物,岁晚空扶疏。自古圣贤人,邑国皆丘墟。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赫然,他在这首诗里流露出了小小的遗憾。虽然如许,顾野王作为江南一大才子,后来者从来无忘记这位前贤,历朝历代到亭林(亭林湖)寻访野王遗迹的文人墨客、名士高官,都留住了不少凭吊吟咏的诗句。咱迁居吴中,在石湖一带安了家,也就有意地读少许石湖的史料。结果发觉,顾野王的墓离咱家不远,相当十来分钟的路,但直到2018年秋天才得空寻访墓区。从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八号门进,沿顾道路直走,过一座小桥,左行,就到达墓区了。

顾野王墓(落星坟),相片摄影:施晓平

墓区适中,由于在校园,显得愈加特别安静。秋日的风里曾经弥散着早桂的香气。墓区是新修的,据说是2011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建校三十周年运动时有心做的一件事。那时对墓区的修复,是秉承了仿旧的理念,充分表现了显石、显塔的准则,是以,墓区的北面有补栽的松树,据说那时先后五次赴光福、藏书寻觅,总算觅得此树,让墓区松柏长青。墓此前规复的神道上立有顾野王铜像,底座镌有推荐顾野王事迹的碑文。

落星坟前的顾野王雕塑相片摄影:施晓平

此前,墓前原有“顾公神道”牌坊及清乾隆七年(1742)所立的《陈黄门侍郎顾公墓》碑、道光九年(1829)所立的《重修顾公墓记》碑,可惜均毁于“文革”。这大抵也便是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庇护单位而1982年又降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原因吧。站在顾公神道,往北眺望,上方山上的楞伽塔,高耸入云。

顾野王墓(落星坟),相片摄影:施晓平

二、苏州谣曰:“宁可赤脚奔,莫踏顾公坟”。应当说,这句来源人间底层的谣语表明了对顾野王的心里尊重。从古书里的“从没有人侵一草一木”亦可瞧出。不但如许,顾野王的墓在苏州另有一则传说,这也便是它为何又叫落星坟的原因吧。此刻,在墓区的东侧,有一块花岗岩巨石,石头上有一代儒宗钱大昕所书的“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在那个遥远的时期,如许庞大沉重的石头从何而来,仿佛成谜,没有办法解释,因而就有人附会地认为是顾野王下葬时天上落下去的,是巨星陨落。落星坟也就这样叫开了。

顾野王墓(落星坟),相片摄影:施晓平

《吴门表隐》里将此记载得也是有板有眼:平地起山,穴后一石如屏,旁有石如几如印,上有古松,祷可疗疾。右有铁佛,唐初得之土中,左有星石如舟。“如舟”通常的石头,沉默不言,但给顾野王的墓赋予了些许传奇的色彩。早在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就记载:“梁顾野王墓在吴县楞伽山下,近越来溪。绍兴间,其碑石虽皴剥分裂,尚巍然直立,后为醉人推仆,石碎于地,今尚有存者”。而明卢襄《石湖志略》载:“今墓上独一巨石,可二丈许,横卧。石旁古松一株似盖,湖上望见之,即知野王坟。”三、站在顾公神道,当然会想起他不普通的一生。《陈书?列传?卷二十四?顾野王传》里的记载,最为具体: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也。祖子乔,梁东中郎武陵王府参军事。父炫,信威临贺王记室,兼本郡五官掾,以儒术知名。野王幼好学。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岁能属文,尝制《日赋》,领军殊异见而奇之。年十二,随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长而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没有所不通。梁大同四年,除太学博士。迁中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邪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及侯景之乱,野王丁父忧,归本郡,乃召募乡党数百人,随义军援京邑。野王体素清羸,裁长六尺,又居丧过毁,殆不胜衣,及杖戈被甲,陈君臣之义,逆顺之理,抗辞作色,见者莫不壮之。京城陷,野王逃会稽,寻往东阳,与刘归义合军据城拒贼。侯景平,太尉王僧辩深嘉之,使监海盐县。高祖作宰,为金威将军、安东临川王府记室参军,寻转府谘议参军。天嘉元年,敕补撰史学士,寻加招远将军。光大元年,除镇东鄱阳王谘议参军。太建二年,迁国子博士。后主在东宫,野王兼东宫管记,本官如故。六年,除太子率更令,寻领大著作,掌国史,知梁史事,兼东宫通事舍人。时宫僚有济阳江总,吴国陆琼,北地傅縡,吴兴姚察,并以才学明显,论者推重焉。迁黄门侍郎,光禄卿,知五礼事,馀官并如故。十三年卒,时年六十三。诏赠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朝没有过辞失色,观其容貌,似不行言,及其励精力行,皆人所莫及。第三弟充国早卒,野王抚养孤幼,恩义甚厚。其所撰著《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纪》一卷,《玄象表》一卷,并行于世。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而卒。有文集二十卷。咱之是以不厌其烦地将其全文罗列,大抵是想让读者诸君从中获取他的悉数消息,终归,更多的人只知《说文解字》而不知《玉篇》,更不知《玉篇》系顾野王所撰。《玉篇》三十卷,是继许慎《说文》、《字林》以后我们国家言语学史上又一部极具作用的要紧字典。《说文解字》是第一部以小篆为主体的字典,而《玉篇》是继《说文解字》后又一部要紧字典,也是我们国家现有最早的楷书字典,起到了规范楷书的效用,尤其是他对魏晋时代异体字的收集归类,共收集汉字16917个,这类料理方法被看作他的字书编纂体例特点之一,顾野王甚而因而而被后世誉为“楷书宗师”。

顾野王像

顾野王所处的六朝时期,社会繁杂,文字运用混乱,文字变异、俗化简单化趋向非常突出。梁武帝知晓顾野王博览群书,上知天文地理、下知蓍龟占候,遂下令叫他编撰字书。他领受任务后,最初翻阅大批材料,搜集考证了汉魏齐梁以来古今的文字体形、训诂的异同,同一时间对汉字在社会进行中的要紧效用特别重视。因而,顾野王在《玉篇》序言里就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本人的立场:文遗百代,则礼乐可知。驿宣万里,则心言可逑。换言之,便是重申文字能够克服言语交际在时间和体积上的有限。诚哉斯言,他对文字功效的认知切实高妙。梁大同九年(543),书籍成稿,取名《玉篇》。而自幼聪慧的顾野王,早在《玉篇》达成此前的梁大同四年(538),即拜为太学博士,又接踵升为中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其后在经验了侯景之乱后的陈宣帝太建年间,迁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据史料记载,他既工诗文之外,亦善丹青,擅长人物。宣城王陈项为扬州刺史时修建官舍,延请他绘《古贤像》于壁,又请琅琊王褒题赞,时人称为“二绝”。宋徽宗赵佶曾得其《草虫图》,称为精工之作,著录于《宣和画谱》。四、晚年的顾野王,隐居亭林(即今上海市金山区)。这大抵是“侯景之乱”后的事。梁武帝太清二年(548)8月,东魏叛将侯景勾结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那时梁朝政务松弛,防备松懈,侯景军队很快就包围了梁国京都建康城。次年二月,建康城陷落。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那时,顾野王的父亲刚刚去世,顾野王守孝在家,听闻此讯,毅然在长洲横泽招募军马,抗击侯军。然则,终因寡不敌众而行动不成功。顾野王逃至会稽,又辗转东阳,与刘归义一同抗击叛军。公元552年,“侯景之乱”平息,太尉王僧辩对顾野王的英勇忠诚赞赏有加,就任他为海盐县监。

顾野王像

隐居的顾野王,在亭林宝云寺后面建舍读书,是谓“读书堆”。据《松江府志》载:“读书堆在宝云寺后,高数丈,横亘数十亩,林樾苍然”。当年野王即于此茂林深处结茅筑舍隐身读书、修志,“读书堆”因而得名。洋洋洒洒三十卷的《舆地志》,顾野王就在这边撰写达成。虽然如许,咱仍是坚定地以为,顾野王也是石湖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由于,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顾野王因病去世,墓在楞伽山下越来溪畔的前下舟村,也便是今日的苏州市职业大学的校区里。顾野王死后,皇帝下诏赐他为秘书监。到第三年,又赐封为右卫将军。五、顾野王,开始的名字叫顾体伦。他博览群书,熟悉历史人物,特别仰慕西汉冯野王的才华、学识与正直的品行,故改名野王,字希冯。此为补记之一。补记之二,2019年秋天,咱应邀参与吴中区第二届香雪海诗会,光福镇方面布置游览顾野王纪念馆——馆系镇上新建,此前从未听闻,算是此好的要紧获利。本来,顾野王曾在光福寺殿后著书讲学,本地读书人受益者颇多。不但如许,他因长年在外,还将家中宅院舍而为寺,后裔于光福寺建顾黄门祠,纪念他造福桑梓之功。(本文转载自吴中博物馆公号,标题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