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科技新闻 技术解析 查看内容

科技大赛应变“小众”为“大众”

2021-5-19 16:42| 发布者: wdb| 查看: 50|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科技大赛应变“小众”为“大众”,更多国内科技资讯关注我们。

临近年底,颁奖礼、总结大会换着花样地来了,各样大赛也宣布映入收尾阶段。最近持续收到几份科技赛事的闭幕式、颁奖礼邀请,才发觉咱们身边的科技大赛还真不少,赛事水准也差不多可以,比赛方式也是推陈出新,但论起普遍度和广大性就值得商榷了。

许多数的赛事除了一小波的圈里人之外,关心的人少许,比赛的各个步骤平凡人参加的踪迹愈是少之又少。通常的观点是科技大赛不业余性强,跟平凡人当然有距离,老百姓不理解、不关注、见不懂情有可原,是以许多数赛事的主持方也就接纳了这类说法,感觉科技原本就“高冷”,既然是大赛那就愈是“十分人能懂了”。

要咱说,这种难题不如换个方位来看。科学理论尽管看似“高冷”,但详细到科学技艺,本来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干。人力智能技艺挺难懂,但它真正存留于每一种人的生活中,基因编辑听起来很玄乎,但它将改变众多人的命运。科学发觉打开了人类认知新全球的大门,而技艺突破则帮助人类更好地去感触新全球。那一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和技艺,本来都正好或者将要改变大家的生活。

我们国家的大赛数量许多,但许多数人的感官中,比赛便是开幕、闭幕,领导讲话,行家站台,再来一场热闹盛大的颁奖仪式一切就完美了。但实质上,没有问题赛事应当是平台,是契机,经过这种平台和契机让更多人理解、参加、学习、受益。换个思路,办出去的大赛也许会有不同。

有官方背景的大赛里,以前在全中国刮起一股“双创”风潮的华夏创新创业大赛是这方面的典型,它让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和接纳“双创”,让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创新创业运动中来。在民办赛事里,名字听起来非常小众的全中国3D大赛也是经典案例。这种坚持了十年的赛事在线上、线下及比赛现场设计民众互动和展览,也是一大特点。

科技走势平凡人应当是大势所趋。即使是大伙眼中最“高冷”的诺奖,也越来越从小众走势了大众的视觉之间。2017年获奖的操控昼夜节律的生物钟探讨、2018年获奖的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都与平凡人关连密切,广受关心。

关于民众来讲,它们的逻辑很容易,再高深的技艺咱们也想问一下它能让咱们的生活变成甚么样。(李艳)

来自:科技日报

作者:李艳

编辑:曾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