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人文风俗 查看内容

【喜迎十九大 看巨变】普玛江塘"地窝子"变身记

2021-5-14 16:25| 发布者: wdb| 查看: 43|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喜迎十九大 看巨变】普玛江塘地窝子变身记,更多关于人文风俗关注我们。

  普玛江塘牧民群众住房的四次变迁

  图为正好建造中的普玛江塘边境小康村。

  图为往日牧民居住的“地窝子”。

   普玛江塘,平均海拔5373米,全中国海拔最高的乡,素有 “全球之巅”之称。

   这边高寒缺氧、地广人稀,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南与不丹接壤,边境线长达25千米,全乡1031人,守护着1200平方千米的土地。

   这边是纯牧区,牧民世代以放牧为生;赶着羊群,穿行于荒凉的雪山、草甸之中,居没有定所,是往日牧民生活的生动写照。

   西藏和平释放、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今后,在华夏共产党的领导下,这边上演了一种个“民间奇迹”,牧民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浮动:

   从“地窝子”“草坯房”到“安居房”“小康房”,住房的变迁仅仅是一种缩影。

   “地窝子”

   “普玛江塘”藏语意为:“情人的草原”。但与这种诗意的名字相对应的,而是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生存环境。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之下,风沙肆虐,高寒缺氧。

   据普玛江塘乡原人大副主席、下索村70岁的欧珠老人回忆:西藏民主改革前,普玛江塘全乡仅100多户牧民,全部的牧民,根本无固定的住房。一顶毡篷,赶着牛羊,到处辗转,逐水草而居,是那时牧民的最重要的生活形式。

   西藏民主改革后,牧民最初渐渐定居下去。为了防寒保暖,牧民联合本地特色,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掘地而居,建起了仅能容身的“地窝子”。

   所谓“地窝子”,便是往地上挖近半人多深,三四米见方的坑,用草皮封住顶,留一种仅弓腰而出的口,这便是那时的“房子”。

   这样的“房子”,低矮、狭窄、阴暗,空气流通和采光都很差。

   “无灶,三个石头支起锅来烧水做饭,家族要求最佳的也就用‘铁三角’在露天做饭。”欧珠老人说:“‘用碎石块砌个台子便是‘床’,家具更不敢奢望了。”

   “无电、无路,更无自来水;吃的是糌粑和风干肉,蔬菜水果见全没瞧过……”“地窝子”承载着往日普玛江塘牧民群众太多辛酸和苦涩的回想。

   这样的生活要求,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

   现在,下索村还保存着两间这样的“地窝子”,以示铭记历史,珍惜此刻,教导年青一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草坯房”

   下索村,坐落在普姆雍错边上,是普玛江塘乡最偏远的村庄,全村面湖而居。

   普姆雍错以其神秘莫测的魅力,迷惑世人的瞩目。

   据世代居住在这边的老人说,先辈们正是看中了普姆雍错以及这边大片丰美的草场,才抉择定居于此。

   西藏改革开放后,慢慢富裕起来的牧民就地取材,用草和着泥土建起了有柱子、有门窗、有院墙的“草坯房”。

   “这样的‘草坯房’,面积有十几二十平方米,而且房屋较往日也高了众多,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和采光都获得了改进。”下索村65岁的索朗老人对记者推荐说。

   他叮嘱记者,那时,经济要求没有问题牧民还对屋内发展了容易的装修,置办了少许容易的家具,在屋子里支起了炉灶。

   “草坯房”唯有一层,最重要的是由于普玛江塘风大,房子建高了不保暖。

   在下索村,记者有幸看到了这类“草坯房”:土坯墙、土地板、土坯灶……一切皆是草和土。

   下索村“五保户”卓玛次仁老人家里尽管曾经盖起了新房,但还留着一间这样的“草坯房”。

   “见到它,咱就料到了党对咱们的关怀。无党,咱们不可能住上此刻那么宽敞、明亮的房子。”卓玛次仁老人动情地说。

   “安居房”

   走入下索村,湛蓝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砖石构造的安居房错落有致。

   傍晚,远处渐渐走来的羊群,村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屋顶上高高飘扬的国旗,一幅现代村居图展此刻大家面前。

   2008年,在中央的关怀下,咱区鼎力实行农牧民“安居工程”,普玛江塘牧民群众住上了真实意义上的“房子”。

   “安居房建造,国度每户补助25000元,其余由村民自筹,依照人数多少和房屋面积计算,最多的本人出四五万元,通常的出两三万元就行。”下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德庆多吉说。

   他叮嘱记者,安居房悉数是藏式砖石构造,住房面积大全在200平米左右,居住要求大为改进,家家户户置办了藏式家具,用上了现代家电。而且,享受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牧民群众用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通了电、通了电视、通了手机……村子现代化气息更浓了。

   “此刻住的安居房比本来的‘草坯房’舒适多了,又洁净,采光又好,咱们首次有了‘家’的感受。”下索村群众白玛索朗如下说。

   同一时间,本地牧民群众还在院子里盖起了阳光棚,既遮风沙,又透亮保暖。坐在阳光棚里,喝着暖暖的酥油茶,靠在藏式沙发上,牧民群众对未来生活充满了遐想。

   “小康房”

   措果村、萨藏村、沙空村,轰鸣的搅拌机、忙碌的工人、穿好的机动车……一派火热的现象。不远处,一排排齐整的藏式房屋主体工程曾经根本完工,边境小康村的雏形初步出现。

   海拔再高、国土再远,党的惠民政策都要掩盖,这边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党和政府的关怀。

   本年4月,山南市整合配套资金9432万元,全力推行普玛江塘边境小康村建造。

   “浪卡子县把普玛江塘边境小康村建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资金和人工物力上要点倾斜。”浪卡子县县长罗文金说。

   将要建成的普玛江塘边境小康村“小康房”,面积在200平米左右,带院子、有阳光房,水、电、路、讯等相干配套设备一应俱全,牧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要求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估计本年年底,措果、萨藏、沙空3个村的群众就可以住上新房,其它3个村的边境小康村建造名目将于明年5月发动。”普玛江塘乡党委书记格桑确拉对记者说。

   从“地窝子”“草坯房”到“安居房”“小康房”,展现的是咱市边境高寒地域牧民群众住房的变迁,折射出的是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注关怀。信任,随着边境小康村建造步伐的加速,会有更多的群众住上“小康房”,过上美满美没有问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