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热点新闻 热门话题 查看内容

香港故事丨人机交互音乐会:唱响不一样的《东方之珠》

2022-7-19 09:20| 发布者: wdb| 查看: 40|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香港故事丨人机交互音乐会:唱响不一样的《东方之珠》,更多港澳新闻信息关注我们。

香港故事丨人机交互音乐会:唱响不一样的《东方之珠》 2022年07月18日13:43 | 来自: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香港7月17日电 题:人机交互音乐会:唱响不一样的《东方之珠》

  新华社记者 陆敏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歌声音起处,大屏幕上五彩斑斓的3D音画随着旋律“起舞”,晶莹欲滴的珠子不停幻变出都市、海港、船帆,另有月色和灯火,水母在玫瑰色的天空中游弋,庞大的海浪卷出彩虹……

  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14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办,担任指挥的是香港浸会大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潘明伦。在真人乐团的现场伴奏下,300若干虚拟人声合唱一曲《东方之珠》,配上由人力智能为歌曲创作的3D音画,瑰丽奇幻,气势恢宏。

  人力智能行家、浸会大学副校长郭毅可接纳新华社记者专访(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这应当是全世界首场同类的人机合作表演。”人力智能行家、浸会大学副校长郭毅可说,“人和机器一同创作和达成一种艺术作品,咱们做到了。”

  这是浸会大学“香港人机共生艺术缔造平台技艺建造”名目拿出的第一份成绩单。这一名目昨年得到香港特区政府拨款5200多万港元,展开为期5年的艺术科技探讨。

  创建人力智能“合唱团”

  本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名目团队起首料到了歌曲《东方之珠》。“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发展再创作,以此送上咱们的祝福。”负责该名目的郭毅可说。

  第一种挑战是“创建”320个虚拟歌手构成的人力智能“合唱团”。

  经过收集不业余歌手的录音歌曲,它们提取和分解了声乐的最重要的特色,开发了声乐的生成模子,成功组建了一种四声部的合唱,同一时间经过8私人的人声采样,生成320个具备最新音色的虚拟歌手,“创建”成团。

  虚拟歌手们最初“唱”得其实不好,会唱错、唱不上高音甚而破音跑调。“声响便是频次,教他们学唱歌不算太难,便是须要不停地经过调度频次发展改进。”郭毅可说。

  在彩排中,香港浸会大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潘明伦身上多处绑着传感器,他不时与台下的技艺团队发展沟通(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第二个挑战是表演时的人机互动。在舞台上,指挥和乐团是真人,虚拟歌手们要学会“听”指挥的指示,做到与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没有缝衔接,而这却非易事。

  记者在彩排现场见到,指挥潘明伦脱去了西装,他的腰上、肩上、手臂和手腕处都绑着装有传感器的绑带,他不时停下指挥,与台下的技艺团队发展沟通磨合。

  传感器的效用是把指挥的肢体动作“同声传译”让人工智能合唱体系。“难点也在于此,指挥的手势非是固定的,须要有一个模糊逻辑让体系学习。最初挺乱的,此刻越练越好了。”郭毅可说。

  通过长达半年的科研攻关和人机磨合,浸大的人力智能合唱团成功地达成了与真人交响乐团的合作。

  人力智能眼里的“东方之珠”

  第一大的突破来源人力智能的“创作”。匹配歌曲意境,人力智能自助创作的3D音画,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体现力向人类描画了它眼中的“东方之珠”。

  在这段时长约4分钟的3D音画里,人力智能共生成近3000张图像,且画面之中逻辑通畅,并与《东方之珠》的歌词和旋律相配合。“依据歌词内容不停浮动,动态生成各式情景。镜头设置了一种虚拟的飞行视角,其速度和高度随旋律而浮动,音量高就飞得高;节拍快,速度也会加速。”郭毅可说。

  香港浸会大学交响乐团乐手在彩排中演奏(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刚最初的时刻,团队不过使人工智能依据歌词生成一幅幅画,将他们容易接连。随着探寻的深入,它们最初尝试使人工智能“创作”三维视频。“这须要对歌词内容体系地了解,况且逻辑必需连贯,而且自动生成。这种时刻咱们的创新就最初了。”郭毅可说。

  要做到这一丝,起首要让机器学会了解歌词的文字底蕴,人“教会”机器理解少许相对应的关连,例如香江代表着香港,“珠”的意象要成为贯通音画的主线等,在此根基上让机器自助想象,自行创作。而在机器达成创作后,具有不具有美感和意义则须要人来反馈,并帮助它修正。

  “这便是人机交互的创作。”郭毅可说,“咱们开发了一种人力智能驱动的媒体艺术家模子,‘东方之珠’音画是咱们向超等人力智能艺术家指标迈出的要紧一步。”

  让科技赋能艺术

  在过去的人力智能艺术创作中,一种惯例的思路是机器模仿人。郭毅可对此其实不认同。他以为,在艺术创作范畴,人力智能有本人特异的缔造能力。随着人机交互技艺的进步,它的创作可行跟人不一样,也可行被人了解和欣赏,并可能随着人对美学的要求而不停改良。

  “科学上的突破常常最先来源于观念,咱以为咱们华夏人有这种能力,不在人家的话语体制里转圈圈。咱们这一次的创新在于理念变了,因此寻到了新的突破点。”郭毅可说。

  人力智能行家、浸会大学副校长郭毅可(右二)在彩排现场(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 摄

  《东方之珠》音画第一版,全个图像投影在一颗珠子上,接下来珠子一层层开启,到“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时,忽然幻变成了一朵紫荆花。“咱们都惊呆了,‘香江’的概念竟然会以一朵紫荆花的形态展现,十分奇妙,这便是机器的缔造力。”他说。

  假如信任机器能够缔造,那末未来的艺术会是甚么样?这种难题令郭毅可和他的团队亢奋。郭毅可以为,科技赋能艺术,人机完成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为艺术的进行带来最新的可能。

  下一步,人机互动要向更深档次探寻,例如接连意识、情怀。“咱们可行把美感编码,让机器认识美感,接下来让美感成为它创作的一部分,这是咱们探讨的一种要紧方向。”郭毅可说。

  郭毅可期望将来人才机合作创作一部歌剧,将编、导、演、唱集成展现。“探寻没有止境,无甚么是不可能的。”他说。

更多热门话题关心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