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科技新闻 军事科研 查看内容

飞鸣镝,穿越历史的天空

2021-5-11 17:11| 发布者: wdb| 查看: 128|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飞鸣镝,穿越历史的天空,更多军事新闻信息关注我们。

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英雄营”——

飞鸣镝,穿越历史的天空

2021年05月11日09:29 | 来自:释放军报
小字号

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英雄营”官兵发展级别转进。刘川摄

北京,西长安街。华夏国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兵器大厅里,来源全中国各地的游览者在一架U-2飞机的残骸前驻足。

残骸上,3512编号依稀可视。一旁,静静陈列着当年击落它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

面前的情景,向大家讲述着一段光辉岁月——1962年,创建一会儿的华夏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一举击落那时全球上最领先进步的U-2高空侦察机,震惊全世界。今后,年青的华夏地空导弹兵又先后击落4架U-2飞机。

首都郊外,空军上士杨皓翔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他所在的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英雄营”,便是那支曾创下许多奇迹的神秘部队。

由于训练繁忙,杨皓翔未曾有机会去军博。可是,作为“英雄营”史馆的一名兼职讲解员,他屡次凝视那张飞机残骸的照片,自豪地讲起先辈的传奇故事。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时光流转,这点历史化为弥足珍贵的胜战基因,成为官兵练兵备战的精神能源。穿越历史的天空,新时期,“英雄营”铿锵前行!

一次打胜仗后立下的规矩——

“成绩隶属往日,往后从零最初”

营史馆里,一只焊点斑斑的电熨斗迷惑了新兵的眼光。

“敌机被打下去后,残破的机翼散落在大地上。战士们用捡回来的RB-57D机翼残片改装出这只电熨斗……”杨皓翔的讲解,将刚下连的战友带进那段耳熟能详又惊心动魄的历史。

新华夏成立初期,祖国防空能力非常局限。1958年,咱军首批地空导弹部队创建。1959年10月7日,第一批创建的地导某营一举击落RB-57D高空侦察机,开创了全球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1964年,国防部授予这种营“英雄营”称号。

2017年,杨皓翔从警勤连调入“英雄营”。起初,他也是从“电熨斗的故事”最初理解这支功勋部队。遭到英雄前辈事迹的鼓舞,这名以前的警卫尖兵主动申请学习雷达不业余,还参与了营史馆讲解员的选拔。

一张历史照片,深深地印在了杨皓翔的脑海中——那时,部队驻扎在蚊虫肆虐的郊野。营党委提议“以阵地为家,以艰苦为荣”的口号。官兵们用石头子把这10个大字,砌在通往阵地的入口处。

国土防空那一些年,官兵们在几十万千米的漫漫征程中开展“地空游击战”。五下江南、六上西北,转战几十个阵地,蹲山沟、走戈壁,风餐露宿是它们战斗生活的常态。便是在这样艰苦的要求下,“英雄营”击落了RB-57D和U-2高空侦察机,给敌人以极大震慑,为祖国领空铸起了坚不可摧的盾牌。

然则,打了个大胜仗,营里却举办了反思会。营党委会造成“一切从零最初”的决议,自下而上展开了一次反思检讨式的战斗总结。今后,“成绩隶属往日,往后从零最初”成为“英雄营”官兵的座右铭。

担任讲解员后,深受前辈事迹感染的杨皓翔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从零最初’便是奋斗者的姿态,咱要向被评为‘最美奋斗者’的老营长岳振华学习!”

不到两年,杨皓翔从雷达不业余的“门外汉”成长为技艺骨干。他还琢磨出一个快速便捷高效的配备伪装方法,将战斗准备时间大大缩小。这件事,他每每提起都特别开心。

一张发黄奖状激发的思考——

“唯有不停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凭一项战法得到全中国科技创新一等奖,在全部部队都值得骄傲。营史馆里,一张发黄的奖状见证着“英雄营”的荣耀。

“为表扬在我们国家科学技艺事业中作出重要奉献者,特颁发此奖状,以资勉励。全中国科学大会,1978年。”第一眼见到这张奖状时,不少官兵都感觉惊讶。

20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初次击落U-2侦察机后,敌人在飞机上加装了告警装置。面临敌人配备进级,官兵们潜心攻关,创新出地空导弹“近快战法”,为再一次击落U-2做出庞大奉献。

营长文晓亮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他悄悄来到营史馆,凝视那张发黄的奖状。“忠诚非是一句空话。当年,咱们的前辈用一次次胜利书写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今日,咱们同样要靠胜利践行这份忠诚。”文晓亮不止一次和搭档袁天姣感叹,那张发黄的奖状不亚于一堂党课,既生动又深切。

如何才能胜利?这堂“没有声的党课”叮嘱“英雄营”官兵:唯有不停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往日‘近快战法’的出炉,便是军事民主的结晶。创新不单是技艺骨干的事,平凡官兵同样大有可为。”文晓亮说。

部队铁路输送时,如何将配备武器迅速定位在火车平板上,一直是地空导弹部队面对的困难。前一会儿,“英雄营”工程师高文井寻到了更快更没有问题解决方法。

曾荣获全军“首届军事建模竞赛”一等奖的高文井,牵头研发出“铁路装卸载协助定位装置”。借助这种装置,驾驭员可行依据距离及方位消息,实现机动车迅速明确定位。

指挥操控舱中,一排排指令灯不断闪烁。排长张鹏飞紧盯屏幕上不停革新的数据,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按钮上迅速搬动。现在,他运用的这套操控体系中,装载的是本人编写的程序。

近年来,全营广大展开“小发明、小缔造、小改良”运动。大到制作假指标、吊装定位法,小到接地电阻更换螺丝、改良夜间指挥手套……50余项由官兵提议的技战术创新效果连续利用于实战。

随着时期进行,地导部队在转行进级中面对诸多考验。往日是“千里打游击”,让配备“动”起来;现在是“体制一张网”,让部队“联”起来。

新情势下,官兵们思考的难题更多了:地导部队作战形式从单打独斗到组网协同,防空反导的战术战法该怎样变?配备功能不停进级,如何才能实现人装最好联合,打出武器配备临界值?

一张奖状激发连锁思考,激发延续效应。从发明缔造到战法创新,“英雄营”官兵群策群力、大胆更新,点燃战斗力提高的新引擎。

一件旧工装带来的震动——

“心怀使命,每私人都可行是英雄”

通县路、上饶路、向塘路、漳州路……“英雄营”营院里,立着一块块大石头,标识着脚下公路的名称。

2021年4月的一天,一级军士长蒋鼎力带着新驾驭员复训归来。走在“通县路”上,这名老兵记忆起好几年前的一次“相遇”。

2009年国庆前夕,导弹车驾驭员蒋鼎力和战友在北京阅兵训练基地集训。一天,他出行修理配备,没有意间通过通州区一种荒僻的位置,轮廓皆是鱼塘。

见到一座纪念碑耸立时,蒋鼎力忽然反映过来:这边正是“英雄营”初次用导弹打下RB-57D飞机的位置。

和“通县路”一样,营区全部公路的命名都采用历史上面部分队曾战斗过的位置。蒋鼎力说:“咱们地导部队是‘车轮上的部队’。前辈们行军数万千米、翻越海拔4000米高山的故事一直鼓励着咱。咱最想做的事,便是驾驭发射车去咱们曾战斗过的位置看一看……”

调度改革后,“英雄营”训练时间和强度显著增添,课目训练从严从难。带领新驾驭员复训时期,蒋鼎力驶过的里程累计超越两万多千米,碰到的危险情况还不在少数。

“再苦再累再危险,放在使命的天平上称,皆是值得的。”蒋鼎力心中,最能表现“英雄营”精神的是一套旧工装。

历史上,“英雄营”曾是一支神秘部队。为了隐蔽,官兵们穿着汽油勘察队队员的衣服,辗转在祖国大江南北。它们中好多人远离故土,一辈子隐姓埋名。

“心怀使命,每私人都可行是英雄。”蒋鼎力曾从图书室借回一本《飞鸣镝——华夏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来回阅读。现在,那本书早已被他翻得卷起了毛边。书中纪录的那段地空导弹兵的光辉岁月,令“英雄营”传人深感责任之重。

入伍28年,蒋鼎力共参与5次大阅兵。此刻,他是营里的天线收发技师,也负责驾驭员培训。2019年10月1日,他参与了本人军旅生涯中最终一次大阅兵。

那天下午两点多,蒋鼎力和战友们驾驭导弹车回营。见到沿途热烈欢呼的群众,蒋鼎力内心没有比触动。

“有这样的国民,就有咱们打胜仗的底气!”在一堂党史教导课上,蒋鼎力分享了他的感触。“‘思想红、技艺精、风格硬’是咱们好几年造成的营魂。历史上咱们‘拖着导弹打游击’,‘党让干啥就干啥,党让去哪就去哪’,皆是为了国民而战!”

秉持这样的信仰,老党员蒋鼎力每一次接装都冲在一线,学习起来像个小弟子,从不放过每一种细节。为了顺利达成实战化演训任务,他对本人的请求是“精益求精”。这位老兵用本人的行动鼓励着大批批年青战友。

参军前,新兵周世雄就喜爱阅读军事杂志,对武器配备进行很感兴趣。此刻他的指标是努力考上军校,为部队奉献更多力量。

2021年初的一次体能考核中,周世雄多项课目成绩优良,却因一门课目成绩拖了后腿,总评成绩记为不及格。

周世雄一度有些心灰意冷。只是,看着营里年纪第一大的老班长蒋鼎力在训练场上依旧斗志昂扬,他两手提着几十公斤的弹药箱,深吸一口气,迅速前进冲去。

军人的价格和使命相连,英雄的称号与责任相系。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英雄营”官兵时候准备着用新的战绩续写新的荣光。(张雷 卫雨檬 高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