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大提琴陈亦柏+钢琴张昊辰,一场协奏盛宴收官夏季音乐节

2020-6-22 13:49| 发布者: wdb| 查看: 162|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大提琴陈亦柏+钢琴张昊辰,一场协奏盛宴收官夏季音乐节,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上海夏季音乐节编织了半个月、热闹了半个月的“仲夏夜之梦”,在台风来得前,顺利画上了休止符。7月24日晚,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率领下,牵手“00后”大提琴新星陈亦柏、青年钢琴家张昊辰,以一场“协奏的盛宴”为2021上海夏季音乐节收官。

演显露场。本文相片均由上海交响乐团提供。

陈亦柏拉活简约派,张昊辰弹出内省气质菲利普·格拉斯是美国当代简约派作曲家的杰出代表。上半场,陈亦柏与上交联手,带来了格拉斯的《最大提琴协奏曲》。《最大提琴协奏曲》作于2001年,为庆祝大提琴家劳埃德·韦伯的50岁生日而作,由韦伯和余隆首演于北京。这也是格拉斯自2000年起承受的“协奏曲计划”八首协奏曲中的一首。此曲运用了“快-慢-快”的古典三乐章构造,反应了格拉斯自20世纪末以来向浪漫主义和“可听性”回归的偏向。在大提琴奏出的悠长的抒情专题中,仿佛可行听到格拉斯最喜欢的作曲家舒伯特的回响,而前后两个乐章中充满能源的固定音型则带有典范的格拉斯作风。“首次和上交合作,十分新鲜,咱对上交的职业精神也十分敬佩。”这也是陈亦柏首次演绎简约派作品,排练时,余隆和他提议,要尽可能冷静地、规整地去演奏,“简约派作品本来十分容易,构造上有好多循环,但反而跟咱们平时接近的那种繁杂曲目不太一样,在体现力上有挑战。观众也要开启想象力。”

“00后”大提琴家陈亦柏演绎菲利普·格拉斯《最大提琴协奏曲》。

“咱和上交合作过太屡次了,太亲切了!”下半场,张昊辰与上交同台,带来了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作曲家历时四年,才达成这部19世纪范围第一大的钢琴协奏曲。它具有罕见的、相似交响曲的四乐章构造,钢琴与管弦乐“十足平等”,也因而它也被称为“由钢琴主奏的协奏曲”。同一时间,它展现了勃拉姆斯沉着与厚重的一面,同一时间又有他明朗与温柔的另一面。“这首曲子难在构造巨大,有50分钟左右,对演奏家来讲有个大构造的考验。”在张昊辰看来,勃拉姆斯身上有一个内省的气质,而这是一首偏内省的曲子,要害在于弹出“说服力”。“勃拉姆斯的每一首作品咱都很喜爱,由于都有其不可取代性,皆是有一无二的。”喜爱思考的张昊辰和善于内省的勃拉姆斯相得益彰,“他便是写得好!咱信任和他的性格无全部共鸣的人,也会承认,从作曲技艺、从音乐审美上,他的作品都很出色。

钢琴家张昊辰演绎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为年青音乐人搭台,将跨界、多元、先锋发展到底15天、3个演出体积、22场音乐会、14场现场直播,这是本年盛夏绽放的夏季音乐节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舞台上,古典、说唱、民谣、民乐、现代舞轮番登,而年青的音乐人成了主角, “00后”甚而纷纷挑起大梁:钢琴新星王雅伦在开幕式崭露头角,大提琴新星陈亦柏在闭幕式遥相呼应,指挥新秀金郁矿自带新古典室内乐团出场……这批“00后”用卓越技艺征服观众,展现了华夏年青音乐人的可期未来。作为夏季音乐节的主力军,多支弟子艺术团也闪耀出场。此中,上海夏季音乐节弟子节日乐队8天集训、9天成团,95位8岁-18岁的儿童尽管脸庞稚嫩,手下功夫却不弱,一曲《父辈》让观众热泪盈眶,作曲家杨帆也被触动了,激动和惊喜不亚于作品首演。本年的夏季音乐节还公布了“MISA星推秀”。这是全中国首个打破艺术门类节制的跨界音乐表演,为年青、有才华、有创意的音乐人提供了展现自咱的机会。除了塑造青年能人的演出基地,夏季音乐节接着突破古典的“结界”,将跨界、多元、先锋发展到底。导演邹爽带来了世界班底制作音乐戏剧《当然颂歌》的华夏首演,在满台绿植和垃圾袋中研究当然和环境保护专题;指挥家谭盾用101件陶石乐器发出《大地之声》,让平平没有奇的陶石发出悦耳、动听、活力盎然的声响;说唱歌手小老虎与上交重奏组一把火、一张嘴,带来讲唱和交响的磕碰;上交四位“斜杠青年”献上双钢琴+双打击乐版《春之祭》,带领乐迷穿越回以前的巴黎;伴着草坪、微风、星空,民谣音乐人张玮玮与上交弦乐四重奏在露天的夏夜里摇曳;民谣音乐人小河、12位陶身体舞者、10位古典乐手三位融合,让舞迷和乐迷同场相遇,毗邻而坐……开票当天,夏季音乐节即售完90%门票,演出前差不多悉数售罄。为了让更多人以不同形式参加音乐节,主持方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都市草坪音乐广场之外,将黑石M+第三体积归入演出体积;同一时间,在上海交响音乐厅外设计“第二现场”,用大屏幕同步播出场内音乐会;另外,还从22场音乐会里抽出14场,在若干平台发展线上直播。通过12年的播撒、孕育、积累,夏季音乐节已然成为刻进都市肌理的“仲夏夜之梦”,成为上海市民“文化纳凉”的心头好,从文艺青年到阿姨爷叔、幼龄小儿,每年夏天都忍不住去这道风景线凑一凑热闹、打一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