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旅游攻略 查看内容

[旅游新闻资讯]蒙哥马利一生全在爱德华王子岛度过?

2021-7-17 19:36| 发布者: wdb| 查看: 46|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蒙哥马利一生全在爱德华王子岛度过?,更多旅游新闻资讯分享关注我们。

(原标题:红发安妮之母蒙哥马利的安省岁月)

2002年夏天,在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爱德华王子岛,咱被带去游览了“安妮小屋”,因此晓得了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 M. Montgomery)和她的成名作《绿山墙的安妮》。

那趟拜访懵懵懂懂,感官最深的是农庄木屋的小巧和古典马厩的高阔,后来在新添坡的登布西山看到一栋栋大坡顶的旧军营建筑时,还想起那个马厩。但咱没去读《绿山墙的安妮》,感觉它不过一本以古灵精怪小姑娘为主角的少儿读物,有些书,是通过了年龄就读不进入的。

和一位在豆瓣上写了相关蒙哥马利长文的作者一样,咱也一直认为蒙哥马利从未离开家乡,“一生全在爱德华王子岛度过”。

真是天大的误会。近来查找其它作家消息时,偶然发觉蒙哥马利是在多伦多走完人生最终旅程。生于1874年11月的蒙哥马利,1911年37岁随新婚牧师丈夫迁转到安大略省一种小村庄利斯克代尔(Leaskdale),以后又辗转安省另一乡下诺弗尔(Norval),最终在多伦多市内的老社区“天鹅海”(Swansea)买房安家直至去世。她的安妮系列和艾米莉系列小说,悉数以爱德华王子岛为情景,绝多数而是在安省和多伦多达成。

来到加拿大东部的爱德华王子岛,游览绿山墙的“安妮小屋”是最著名的旅行名目 朱海 图

1.在牧师住宅写作

利斯克代尔的蒙哥马利旧居现在全称为“Lucy Maud Montgomery Leaskdale Manse Museum”,咱对这种Manse饶有兴趣,简?奥斯丁和勃朗特三姐妹都曾在牧师住宅生活写作——她们的父亲同为乡下牧师。牧师住宅作为故事情景也显露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在美国麻州康科德镇,爱默生和霍桑住过的老牧师住宅,是文学爱好者心中的朝圣地。霍桑短篇集《老牧师之宅的青苔》即诞生于此。但蒙哥马利与Manse的关系仿佛有一无二:只有她在牧师住宅身兼牧师太太、家族主妇和职业作家三种身份,也是她在“牧师住宅”里写下了最多作品。

利斯克代尔在多伦多以北八九十千米,咱们在一种星期天驱车抵达,发觉百好几年后,这边还是个荒僻小村庄。蒙哥马利的丈夫埃文·麦克唐纳比她早一年来到,在圣保罗长老会教堂任牧师。她在这边一住15年,家务之外须承受牧师太太的全部责任:搞义卖、办演出、负责教会学校、访问和抚慰教徒……

隔马路相望的教堂和牧师住宅,已被辟为纪念馆,1997年列入“加拿大国度遗迹”。教堂根本保持百好几年前模样,底楼安排了女作家各阶段照片和生平推荐,二楼的礼拜大厅保存了蒙哥马利和家人的座位。夏日的户外花园草坪鲜绿,蜜色光线里膝盖上摊开书本的蒙哥马利坐在镂花铸铁长椅上,与米色砖墙老教堂搭配出一个动人情致。

利斯克代尔的蒙哥马利塑像

一种年青姑娘领着咱们在车流的空档里当心穿越马路,走势牧师住宅。独栋两层的朴素英式乡下住宅,内部以适合那年代的摆设“还原”蒙哥马利的生活情景。进门左手为客厅和餐室厨房,右边是书房。辛劳的事业持家育儿全没让她放弃写作,在利斯克代尔她写出了总共22部长篇小说中的11部,从名声鹊起的新秀成为全球经典作家。讲解员推荐,蒙哥马利的写作习惯非常特异,她却非坐在书桌前,却是在客厅一角长椅上,将本子放到膝盖上写下了那末多文字。

利斯克代尔的教堂,蒙哥马利丈夫麦克唐纳1910-1926年在此担任牧师。

二楼主卧室是蒙哥马利三个儿子出生处。后来她写:“咱多么热爱这种老牧师住宅,咱的儿童出生在那边,在那边咱品尝到如许狂热的快乐,忍受如许多的可怕和痛苦……”这“可怕和痛苦”里必定包括幼子出生时夭折。在利斯克代尔她写成的小说有一本叫《梦中小屋的安妮》,书里安妮第一种儿童死亡的情节,应当源自她本人的丧子之痛。

来过了利斯克代尔,怎能不去诺弗尔?位于多伦多西北50千米的诺弗尔,是蒙哥马利全家1926到1935年的居住地。1926年,蒙哥马利的丈夫接纳本地教会的神职,举家搬迁来此。蒙哥马利纪念花园就在道路边,园中的大凉亭很醒目,每根柱子上钉着白底黑字的蒙哥马利语录,此中一段写:“树已凋零,暴风雨吹光了叶子,只剩下几枚寂寞黄叶在秋天的黄昏里掉落。诺弗尔此刻失去了多数美丽,但松树依在,咱也由于叶子消逝感觉安慰,这样咱就可以见到罗素山的松树林了。躺在床上望着松树林,一种月光下细致、不真正的全球……”

诺弗尔蒙哥马利花园中,大凉亭内每根柱子上都嵌入着蒙哥马利的优美文字。此段落正是“罗素山的松树”。

拜访诺弗尔前,咱已读完《绿山墙的安妮》,像百年来一代代安妮迷那样,喜爱上了身世凄苦却热爱生活、满脸雀斑、话痨、想象力惊人的红发姑娘。比起小说中施了魔法似的当然景色,“罗素山的松树”这段不算惊艳,蒙哥马利对诺弗尔的钟爱却展露没有遗。

在诺弗尔牧师太太要在圣经班和礼拜日学校教课,要指导青年会,弹奏教堂管风琴,为教堂和村里的戏剧俱乐部排戏,参与妇女集团运动……长大的儿童也带来懊恼,丈夫的忧郁症加剧了,如许情况下她仍达成了五部长篇小说,发表众多短篇小说和文章。在全球各地她的作品接着被译成各式文字,被改编为戏剧电影。1927年,威尔斯王子即后来的英王爱德华接见了她,1934年,好莱坞开拍了第二版《绿山墙的安妮》电影。

纪念花园不远处的街口,有蒙哥马利丈夫供职的教堂和全家人住了九年的牧师住宅,皆为红砖建筑。想起梵高1876年以铅笔和墨水描绘的《埃滕的牧师住宅和教堂》,世上的“教堂和牧师住宅”都有几分类似?由爱好者构成的“蒙哥马利遗迹协会”已筹款买下住宅,日前关闭着,一会儿将变为蒙哥马利诺弗尔纪念馆。

面前是蒙哥马利日日看过的风景,天天走过的土地。但离开家乡到安省24年,她心爱的安妮和艾米莉仍活在爱德华王子岛仙境般的天地里。是生活环境有限了她的认知?

有人以为,以不变应万变正是蒙哥马利作品的诱人之处:她笔下的岛屿乡间是大家内心的美好原乡,她的读者就像书里那一些男主角一样不受“喧嚣的20年代”搅扰,一次次回到那边与女主角相遇。

利斯克代尔牧师住宅中还原的当年生活情景:蒙哥马利的卧室,她的儿童全在这边出生。

2.在多伦多走到人生尽头

探索蒙哥马利在安大略乡下和多伦多的履痕,本来是由一次“偶遇”激发的“倒叙”——咱们在没有意间撞见蒙哥马利在多伦多的最终居所,接下来才回头去找她在安省的其它遗踪。

保存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加拿大人间和政府的做法常使人感佩。居住安省乡下利斯克代尔时,蒙哥马利全家在1922年夏季去了 Muskoka湖区 Bala小镇避暑,后来她写下独一故事背景不在爱德华王子岛的长篇小说《蓝色城堡》,以诱人湖区景色映衬一段成年人的情爱。蒙哥马利全家在 Bala下榻的小客栈是一位助产士和丈夫于1909年所建,就因蒙哥马利在此处住过两周,1991年本地乡贤出资买下了小楼辟为博物馆,纪念这段佳遇。

据说位于两湖之中的小镇美不胜收,伊丽莎白女王也曾慕名而至。自然它已成为咱“蒙哥马利安省之旅”的下个目的地。

正是由于被政府相关机构列入庇护名录,在多伦多的高尚住宅区“天鹅海”(Swansea)闲逛时,咱们由一块立在街心公园的铭牌引领着,来到蒙哥马利最终的家门前。

多伦多市内的“天鹅海”高尚住宅区,1935年蒙哥马利夫妇买下这栋雅致英式别墅。蒙哥马利在这边走完了寿命的最终一程。

面前的雅致英式住宅,是蒙哥马利夫妇1935年买下,那年麦克唐纳牧师从诺弗尔的教会退休,全家迁居至此。首次(也是独一一次)具有本人的房子,蒙哥马利忍不住在日记里写下欢喜。这边地理位子绝佳:南临安大略湖高地,东边散步可达多伦多著名的 High Park,西面则可俯视 Humber 河,苍郁老树的浓绿掩映社区,Swansea 的居民赫然都较富裕。搬进了舒适美丽的屋子,女作家的人生却走到了萧瑟秋冬,这栋房子里她达成了最终三部长篇小说,接着与成长了的安妮相伴,直到1942年4月24日去世。

公布发表的死因:蒙哥马利因冠状动脉血栓症不治。她被送回家乡爱德华王子岛卡文迪什,大家在“绿山墙”农舍为她守夜,将她安葬于自幼抚养她的外祖父母近旁。然则到了2014年,孙女凯特·麦克唐纳·巴特勒(Kate Macdonald Butler)显露了当年蒙哥马利因自杀而亡的惊人信息,震颤之余大伙恍悟,蒙哥马利把在多伦多的这九年称为“Journey’s End”,本来有着深层含意:寿命的最终一程,无助、懊恼和苦痛如影随形。

没有办法驱散的阴霾来源四方八面:婚后她就发觉丈夫患有忧郁症而且愈益惨重,1935年在教会少许成员的负担下退休后,麦克唐纳的病情已进行至失忆。对丈夫的长久照护,难与外人言说的压抑,让她精疲力竭。为《绿山墙的安妮》与波斯顿 Page 出版社之中的版权官司,又旷日持久、费尽心神。年龄渐长,身体不好,还要为品行不端的儿子操心:长子在结婚生育第二个儿童后,迷恋上有妇之夫并与之暗结珠胎。家中一只爱猫 Good Luck 的丢失,更雪上加霜,使她在1937年精神差不多崩溃。二战战况恶化,她为世局动荡和次子可能被征召为军医上前线忧心忡忡,1939年出版《壁炉山庄的安妮》后就再没有新作问世,年底最初,写了大半辈子的日记也没有办法每天坚持。

1940年蒙哥马利因情绪不固摔倒,手臂骨折;1941年给好友们的最终书信里,她念叨着战争恐慌、丈夫心智恶化、本身疾病缠绕,担心着家族收入、是否接着写作,另有儿子们的前途……这一切让她本人也患上了忧郁症,最终服用过量安眠药自尽,终年才68岁。她死后第二年,丈夫亦告别人世。

有意思的是,当咱把蒙哥马利的晚年困境和悲伤叮嘱一位友人,她第一反映是:牧师也会忧郁?那上帝去了哪里?咱一时语塞,内心感叹的而是作品和作家现实人生的庞大反差。

当年《绿山墙的安妮》俘虏了千万姑娘的心,想晓得“小安妮后来怎么了”的信件雪片般飞向王子岛,大文豪马克吐温的金贵笔迹竟也挤在信堆中,“全球上最甜蜜的少女”照亮了凄凉晚境,他激动写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以后最令人触动和喜欢的孩童造型,从未有人能把童年生活描写得如许甜美可爱。”百好几年来,《绿山墙的安妮》翻译成50多个文字,发行5000多万册,安妮成了加拿大贡献让人类的礼物,近年宫崎骏还拍了一部《红发安妮》。

蒙哥马利写过千百遍的家乡,似乎是个从童话里生长出去的位置。她笔下的女主角永远那末精灵自信快乐洒脱,对当然和生活的热爱感染了全部人——缔造出如斯美全球的作家,为什么没有办法驱走本人的黑暗心魔?

晚年的蒙哥马利

有天咱读到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一段话,突然清楚蒙哥马利一生著作总量超越500部(20多部长篇小说外另有短篇集、诗歌、自传、日记等),却非不过源于勤奋——言语和文学以前是她的最好保护所。米沃什说:“在句子里寻到咱的家……非是为了迷醉何人,非是为赢取身后持久的名声。一个对秩序、节拍与方式莫名的要求,用来对抗混乱与虚空。”蒙哥马利的家本来不在王子岛,还不在多伦多,却是在她笔下的“句子里”。

如平凡人般“一地鸡毛”的家族平常,和努力穿透黑暗给全球带去光亮,才是蒙哥马利的人生真相,也是她值得世人怀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