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天梦同胞爱国心(时期精神耀香江)
本报记者连锦添陈然
2021年07月10日05:10 | 来自:国民网-国民日报
小字号
逐梦九天,星海扬帆。7月9日,“时期精神耀香江”之百年华夏科学家专题展暨月壤展览在香港会展中心圆满闭幕。半个多月来,由多位国度顶尖航天科学家构成的集团成功访港,6月26日最初的展览天天爆满,专题运动不但在港掀起航天热、科技风,也让香港同胞真诚抒发着朴素的情怀。
华夏航天人不停求索、不懈奋进的精神鼓舞着莘莘学子为未来奉献力量;由国度探月工程捎回地球的“天外之土”,更激起了港人的爱国情感和对华夏航天进行成就的自豪感。夏日里这点近距离的接近,让众多香港市民经验了一生难遇的“怦然心动”……
月壤展览振奋港人
7月9日一早,位于香港会展中心的月壤陈列馆刚刚开馆,一群兴高采烈的弟子便在老师的带领下映入。展厅内,转动的水晶容器中,硬币尺寸的月壤由两个金属圆环夹住,表现出黑灰相间的样貌,迷惑了弟子们的眼光。“地球和月球之中有38万多千米,但此刻咱离月球唯有半米距离!”“好像科幻电影啊,充满了未来感!”几名男生你一言咱一语,发出惊呼与赞叹。
“不晓得月壤会是甚么味道?”“月壤硬不硬?”“月壤可行种植物吗?”……展览出口处,几名香港协和书院的女弟子意犹未尽,围着带队老师说着本人的好奇和感触。
午后,前来观展的市民依旧络绎不绝。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常务副主席郭基煇与一众会员也专程来到展览馆,他对记者说,“前两天来看月壤无过瘾,闭幕前抓紧再看一眼。”他说,祖国强盛的航天科技让本人很受鼓舞,“期待一会儿后咱们还能看到火星‘土壤’!”
游览人群中,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容启亮是特殊的一位,他曾带领团队参加研制嫦娥五号上抓取月壤的表取采样装置。
“受疫情作用,此前咱们没能去北京看。这是咱首次看到月壤,太激动了!”容启亮的喜悦溢于言表。他叮嘱记者,在封装月壤的装置上方,有个小小的“香港理工大学”标记,“它不但代表咱们研发团队,也代表了华夏航天中的‘香港力量’。”
月壤展厅成为香港市民的“打卡胜地”,预约爆满,展厅外总是排长队,大红展板前总有满面笑容的市民留影;盛夏香港经常下暴雨,不少市民带着子女从各区冒雨前来,也有好多弟子相约来此观展。
据展览现场负责人廖国良推荐,截止7月9日,这次展览共迷惑超越3万名香港市民、约150个集团前来游览。
一名香港青年能源协会会员郑重地在展览留言板上写下心声:“这点航天科学家是咱们的榜样,咱也要接着为梦想努力。”
航天总师圈粉没有数
“不忘航天报国的初心,牢记航天强国的使命。”在香港交流时期,88岁的华夏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置师戚发轫屡次说这句话。
听了讲座,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生李秀杰对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的历程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学习是报国为民的根基和立身做人的永恒专题。助力建造航天强国,香港理工大学奉献了一份本人的力量,身为理大弟子,咱与有荣焉。”
香港医院治理局顾问医生林建群是随团医护之一,几天相处下去,他被科学家们没有私贡献的精神和赤子般的爱国之心深深折服。“戚院士真的是将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国度航天工作!”最打动林建群的,是满头鹤发的戚发轫在校园演讲时差不多全程站立,侃侃而谈、激情澎湃。
6月23日至25日,这支“宇宙天团”走入香港多所大学和中小学举行讲座,“圈粉”没有数。
“除了‘天问一号’发射及着陆刹那,咱感受更深的是那一些成功背后的故事。”听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置师孙泽洲的演讲,拔萃男书院数学教师廖芳瑜对记者显示,见证航天人士如何来回实验、攻坚克难,似乎本人也跟随着它们的脚步一次次闯关夺隘,“这份忘咱的航天精神令咱深深敬佩。”
“期望新时期北斗精神为你们导航指路,未来以成就贡献国度,与咱们同行航天路!”在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学礼堂,北斗卫星导航体系工程副总设置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置师谢军向在场200多名中弟子发出邀请。不少小观众说:“未来做航天工作的一颗‘螺丝钉’也很荣幸!”
早在得知国度探月工程三期总设置师胡浩将要来到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时,该校博士探讨生蔡逸熙便盼望一睹“总师”风采。他亢奋地叮嘱记者,本人的学术探讨刚刚起步,而方向正是航天科技,“是以咱想问问总师对香港年青人有怎么的期待和请求。”
“同学们晓得吗?咱们取回的这1731克月壤有特殊含义。”胡浩望着台下弟子的热切眼光说:“这组数字区别代表国度探月工程顺利走过17年,‘绕、落、回’三步走指标均一次成功!”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未来已来,咱们会接续奋斗,信任在不远的将来,华夏航天员也将登上月球!”在香港理工大学的演讲厅内,嫦娥四号探测器名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这番话,带给香港保良局庄启程预科书院弟子张子晴极大鼓舞。尽管读的是文科,但活跃的张子晴非常向往没有垠宇宙,“期望有一天,咱也能成为华夏航天团队中的一员。”
华夏航天薪火相传
航天行家虽已离港,但在香江之畔,遭到鼓舞的香港青年正逐步向本人的航天梦迈进。
“尊敬的龙院士,咱想用固态能源火箭引擎,来生产一枚能够以推行形式降落的小型火箭,在尝试的进程中有甚么应当留意?”近日,听完航天讲座后意犹未尽的香港旅港开平商业协会中学弟子郑巧仁,经过电子邮件再一次向长征系列火箭总设置师龙乐豪发问,很快就收到老人的回复,“见到你那么热爱火箭,咱十分高兴……自制小火箭从原理上讲是可以的,预祝你获利没有问题实验结果。”
翩翩少年与白发院士之中简短而真诚的对话,跨越山海,为狮子山下一名香港学子打开了梦想之旅。
在培侨书院的航天科技弟子研习效果展板上,纪录着儿童们纯真的梦想:“咱想发明一种机器人,可行跟外星人视频通话。”“咱要设置一个能登陆全部星球的火箭。”“咱会发明一条新铁路,平安而迅速地直通月球,让月球成为咱们的旅行新线路!”
18年前,我们国家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培侨书院亲手种下一棵橡树,现在已亭亭如盖;18年来,没有数弟子的航天梦在校园内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回忆起半个多月前观察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的新闻时,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弟子谭梓浚说,“飞船发射那刻咱在上课,心情非常亢奋,真想立刻冲回家看直播,那时就在内心对本人说,长大后咱也要成为航天员!”
创办香港航天学会的雷健泉男士说,好几年前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授课情景,历历在目。“‘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没有限!’咱在给儿童们上课时,这句话常在在咱脑中浮现。”他说,“看着儿童们一丝点成才,咱晓得,华夏航天工作必能薪火相传。”
《 国民日报 》( 2021年07月10日 04 版)
更多热门话题关心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