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疫情防控时期,作为民生大事的“菜篮子”保证事业尤为要紧。近日,记者走入咱市“菜篮子”工程琼结段蔬菜基地一探究竟。
咱市“菜篮子”工程是2017年建造、2019年竣工的民生工程,分为乃东基地和琼结基地,占地2000余亩、大家都有700余座日光温室。
走入琼结蔬菜基地,温室大棚一片连着一片,棚里温暖明亮,青青的黄瓜,鲜红的番茄,莴笋舒展着绿油油的叶子……各式新鲜的瓜果蔬菜长势正旺。
“日前,琼结基地有348个日光温室大棚、10座育苗温室、1座智能温室,产出黄瓜1万余斤、菠菜5000余斤,西红柿、茄子、萝卜估计产出25万斤。春节、藏历新年时期,每天咱们可向城区供给辣椒、萝卜、西红柿、黄瓜、茄子、莴笋、西兰花等9种蔬菜3000余斤,充足满足市民的花费要求。”基地负责人王军推荐。
采访中,王军从枝头摘下一枚红扑扑的番茄让记者尝一尝,酸甜可口的滋味令人惊艳。
“咱们的蔬菜鲜,咱们的瓜果甜,那是有秘诀的!”王军推荐,基地采用自动化种植技艺、没有害化病虫防治制造技艺和增施有机肥,这点是果蔬高产优质的原因。
“日前,咱们正好调试,未来将智能物联网技艺与现代化农业联合。”
疫情来袭,如何既确保疫情防控又保证蔬菜供给?
“基地踊跃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坚决落实贯彻布置部署,一边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边抓蔬菜供给不停档,保证山南的蔬菜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王军说。
王军推荐,基地请求每名员工做好疫情防控,严刻做到戴口罩,勤洗手,扩散做事,防止集中,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平安制造两不误。
为了保证供给,基地紧急雇佣了20名本地村民发展制造、采摘、包装,还调度种植构造,拿出30个大棚专门制造菠菜、上海青等“快生菜”。这批“快生菜”只用20天左右就可以端到市场民餐桌。
“此刻每天下午,3000斤左右的新鲜蔬菜将被运往城区,以低于市场的价值在泽当市区的5个直销点发展出售,咱们对保供稳价有信心。”王军说,“咱们尽管无在疫情防控的一线战斗,但咱们可行将更多新鲜蔬菜送上群众的餐桌,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出一份力。”
伴随着春日暖阳,员工们井然有序地除草、施肥、采收、分拣、配送,基地里一片忙碌的现象。
分拣中内心,巴桑和央金正有条不紊地按尺寸、老练度分装黄瓜。她们俩是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相达组人,以前由于要照顾周边读书的儿童,她们只能留在家里。2019年基地建造投用后,她们和组里此外17户村民成了基地的正规员工。
“咱们每个月工资有4800元呢!基地离家近,咱们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到家里,还能学到种植技艺,咱们都很称心此刻的生活。此刻的生活是党给的,咱们必定感念党恩,永远跟党走。”巴桑边麻利地打包黄瓜边说。
唐布齐村第一书记丹增克珠推荐,基地此刻的41名员工悉数来源唐布齐村,村民们不离乡、不离土实现了就近就便就业增收。
当前,最令王军和全部员工振奋精神的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来基地视察。
“吴英杰书记确信了咱们的事业,还给咱们提议了期望和勉励,咱们每一名员工都感觉没有比振奋。”王军说,下一步,基地在保证山南市场的同一时间,还要借助“拉萨山南一体化”进行机缘,扩大山南 “菜篮子”的辐射范畴,将蔬菜卖到拉萨、卖到全中国。基地还要以现代农业高新技艺为伎俩,致力塑造现代高原精品蔬菜资产链条,接着拉动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
太阳渐渐西斜,订购的黄瓜悉数装好并搬上了大载货汽车驶出了基地,往拉萨和泽当的市场奔去;巴桑和央金干完了一天的活,和同在基地务工的乡邻结伴往家里走去;王军接过一种订购商手机急匆匆往温室大棚走去。霞光照亮了大伙的笑脸,脸上的坚定与从容熠熠发光……
|